一、土建结构移交
参与人员:工程部测量和技术人员、机电人员;
情况调查:对混凝土下料口、隧道内止排水情况、预埋件、预留管道、水电接口等施工情况调查
提前准备:做好各种施工的技术方案、机械设备、水电准备工作。
出现问题上报及时监理
二、基标测设
基标测设的依据:上道工序提供的基桩(导线点及水准点)
复测:对上道工序提供的导线点及水准点进行复测,导线测量的闭合差和水准测量的误差应满足规范的精度要求。
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测设: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设置于道床两侧水沟内
三、基底凿毛
凿毛可采用风镐和钢钎将基底凿成宽度和深度都为10mm,纵横距离不大于100mm的凹凸面,并清除松散屑物和积水,以保证道床和基底良好衔接。凿出的垃圾要及时清扫干净并袋装,用轨道车和龙门吊搬运出隧道,统一运走。


四、铺设洞内龙门吊走行线
- 由于洞内小龙门吊无法左右移动,龙门吊走行线中心线必须与线路中心线一致;
- 龙门吊轨顶标高应高于道床面标高,确保龙门吊走行时不会冲撞基标;
- 轨下采用钢制支撑架,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隧道底板上;
- 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隧道底板上。两相邻支撑架中间采用槽钢支腿加固,以防产生过大的变形而影响龙门吊的走行;
五、铺设道床钢筋网
钢筋进场:
- 具有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,每捆钢筋应有标志;
- 按GB1499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》、GB13013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》的规定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;
铺轨基地加工钢筋:严格按照图纸截断和弯制;
成品钢筋利用轨道车从下料口运至各作业面进行绑扎、焊接;
绑扎钢筋:整体道床采用双层钢筋网,由下至上进行绑扎,绑扎牢固,不漏绑;
焊接钢筋:满足GB50204-2015、满足防杂散电流的要求。
六、基地轨排拼装
以轨节表为轨排拼装的依据,轨排拼装在拼装台座上进行
- 叉车布枕,轨枕间距按照轨排表设置;
- 安装轨下垫板;
- 吊装钢轨至承轨槽;
- 安装扣件;
- 验收:特别注意检查轨距、轨枕位置及间距、轨距垫安装位置、扣件与轨枕是否密贴等;
- 龙门吊吊运:指定地点码放或轨排装车,装车时,最多装三层,先铺的装在上面,后铺的装在下面。
- 编号:按铺设顺序注明轨节编号。
轨枕安装时,直线段两股钢轨的轨枕中心线应与线路中线垂直,曲线上则与线路中线的切线方向垂直。
七、洞内轨排铺设及调试
- 轨道车牵引特制平板车运送轨排至作业区
- 用洞内的两台铺轨龙门吊将轨排吊至作业面安装
- 依据线路加密基标控制其中线和方向
- 用鱼尾板和急救器将其与已铺设定位的轨排连接
- 利用人工、轨排支撑架及侧向支撑初步调整轨道几何尺寸(轨排初步就位)
- 按照线路基标,用万能道尺、直角尺并通过上承式钢轨支撑架调整轨排高低
- 采用钢制螺旋顶杆调整轨道方向
八、相关专业接口及伸缩缝的设置
- 根据排水专业提供的资料,在废水泵站和排水管的位置设置集水坑
- 为人防门和防淹门预留合适的位置和接口条件
- 过轨管埋设在两轨枕之间的道床内,每个枕间最多埋设1根,距基底60mm左右
九、道床模板安装
- 地下线道床排水沟底混凝土宜与道床主体一次浇注成型,也可二次浇筑
- 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断面不一致处的水沟顺接,确保水沟与结构的密封和排水通畅
- 为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装精度,在顺线路方向每隔0.5m,采用φ12的钻头在隧道基底钻孔,插入φ10的钢筋以固定模板的位置,采用内外交错方式在模板两侧钻空钉钢筋来固定模板,模板间采用特制夹具结合在一起。
- 模板上方用‘S’形弯钩连接到轨底板内侧,在轨枕和模板之间采用小方木支撑,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
十、浇筑混凝土
混凝土浇筑可通过泵送或料斗运送
料斗运送:
- 混凝土罐车到达下料口
- 将混凝土通过下料管下到轨道平板车上的料斗内
- 轨道车将料斗运送到工作面
- 铺轨龙门吊吊起料斗运送到浇筑位置
- 卸料浇筑
十一、混凝土养护
道床混凝土浇筑完毕,初凝完成后,立即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表面,同时洒水润湿。养护过程中应随时保持土工布的润湿。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。